齒輪泵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結實的重載結構:低轉速。球軸承的外部軸承座可以承受軸向和徑向負載。
2、維護簡單,維護率低:不用移動泵,管道或泵驅動裝置可以進行檢查和調節。
3、互動性:標準組件的設計可實現不同材料和特性零部件之間的替換。例如:有多種軸封系統可供選擇,還可以安裝帶夾套的外殼和軸蓋來代替標準部件。
4、自吸性:由泵產生高真空,允許在大自吸高度實現自吸,取決于泵送液體的物理特性(溫度,蒸汽壓力,粘度等)。
5、端口位置可改變:泵殼可在軸承箱上旋轉以從不同位置處吸排液體。
6、可逆性:可以通過改變齒輪的旋轉方向使液體反向流動,兩種方向都能充足發揮泵的性能。
7、建議性:只有兩個活動部件:主動輪和動輪,只有一個軸封。
8、旁路控制閥:旁路穩定閥安裝在泵上并且容易調節,在有些型號的泵上采取雙重控制閥并帶加熱夾套。
9、功能多性:僅僅通過調整轉子軸的位置,同一臺泵既可以出來稀釋溶液又可以出來瀝青,糖漿,樹脂,聚合物等高粘度液體。
10、流動平穩:沒有脈動和壓力波峰,不會產生管道顫動。
11、磨損調節系統:轉子邊緣的磨損可以通過調整轉子軸的位置來補償。這樣,即使在有相當大的磨損的情況下,也可以確定泵的穩定性。
12、磨損率低:由于主動輪和從動齒輪不成倍數關系。這意味著磨損可以被均勻的分散在每個齒輪上。因為一個齒輪上的各個齒輪接觸另一個齒輪上的各個齒輪的次數一樣。
齒輪經熱處理有較不錯的硬度和不錯度,與軸一同安裝在可替換的軸套內運轉。齒輪泵內全部零件的潤滑均在泵工作時利用輸出介質而自動達到。泵內有設計正確的泄油和回油槽,是齒輪在工作中承受的扭矩力小,因此軸承負荷小,磨損小,速率不錯。
當齒輪端面磨損時,可把端面磨平,同時再研磨齒輪泵殼體分離面,以確定泵的端面間隙在要求的范圍內。
其次,由于輪齒在齒厚方向的磨損,使主、被動齒輪的嚙合間隙增大。其磨損特點是單側磨損較重,因此可將齒輪翻轉180度使用。
1、擰下齒輪泵泵體的引水螺塞,灌注引水(或引漿)。
2、關好出水管路的閘閥和出入口壓力表及真空表。
3、向軸承體內加入軸承潤滑機油,觀察油位應在油標的中心線處,潤滑油應及時替換或補充。
4、檢查齒輪泵管路及結合處有無松動現象。用手轉動齒輪泵試看齒輪泵是否靈活。
5、具體原理是這樣的,不銹鋼齒輪泵在泵體中裝有一對回轉齒輪,一個主動,一個被動,依靠兩齒輪的相互嚙合,把泵內的整個工作腔分兩個單的部分。A為吸入腔,B為排出腔。
齒輪泵在運轉時主動齒輪帶動被動齒輪旋轉,當齒輪從嚙合到脫開時在吸入側(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體被吸入。被吸入的液體充滿齒輪的各個齒谷而帶到排出側(B),齒輪進入嚙合時液體被擠出,形成高壓液體并經泵排出入口排出泵外。
因而造成齒輪泵進、出油腔間的壓力差減少,使輪齒刮油和壓油作用降低,造成供油壓力下降,泵油量減少。泵殼內腔的磨損一般采取內腔鑲套法加以修理。